10/01/2015

小孩鬥嘴告狀,來用「愛的教育」(偷笑)

bickering
(來,抱抱,說我愛你。)

一個快九歲,一個五歲半。這幾個月來兩小越來越愛抬槓鬥嘴。不是吵架喔!在我的定義,吵架要像大人那樣,在「理」上面爭個你死我活,誰對誰錯,音量不能小,也可能追著對方討個讓自己滿意的說法⋯⋯(什麼?你們不是這樣?)抬槓鬥嘴然後告狀,就只是在微不足道的小事上,挑對方毛病,或言辭上有點挑釁,有點分化你我,但又不至於真的撕破臉。整個過程根本很難分什麼對錯,就是雙方太閒閒沒事做,嘴巴上就是要贏。

九歲和五歲半截至目前,抬槓鬥嘴過最嚴重的語句可以分成幾大類——

貶低對方:You are bad. You are stupid. I am better (then you).

情緒描述:I hate you. I don't like you. 包括翹嘴,吐舌頭的動作。

分出勝負:You are wrong. I am right.  You are not right (變化型).

劃清界限:None of you business (跟你無關).

下達指令:Stop it. Shut up! 走開!

吃個零食,玩個遊戲,走在路上,坐在車上⋯⋯簡直是只要跟對方碰上面了,都能鬥嘴個兩下。這是每個非獨子家庭天天上演的戲碼。我兩年前在女兒同學生日派對上,已經見識她同學跟哥哥鬥嘴的辛辣,當時開始有了心理準備。等我兒子也大了,語文能力更好了,兩姊弟的抬槓歷史從此開始。

當然也有很多是相親相愛的時候。弟弟剛上幼稚園不會寫作業,姊姊放下自己的功課(順便偷懶)熱心教導。弟弟見朋友快把零食吃光,急著阻止,說要留給還沒下課的姊姊。大人沒空,姊姊帶著弟弟兩個閃一邊玩得咯咯笑⋯⋯不勝枚舉啦!

兄弟姊妹見面鬥嘴,不見面想念的事是平常。只要沒有霸凌的言語及行為,手足之間正面互動佔大部分,這根本是孩子長大必經過程。但是⋯⋯有時聽起來真的很煩很煩!我心情、精神狀況還好時,忍耐度比較強,還能讓他們過個抬槓癮。但有時我已經很累,孩子的鬥嘴讓我心情煩躁,不假辭色大聲喝止,事後後悔的還是我,根本是我在跟自己過不去。

怎麼辦?懲罰沒用的,只會讓一方對另一方起敵意:「都是你害的!」罵也只能起一時之效,罵完我心情更糟。講道理?什麼「應該要相親相愛」,「都是一家人不要吵架」,「要乖」⋯⋯他們年紀小小卻都已經會對教條不耐了。於是⋯⋯

不是都說「言教不如身教」嗎?我改用聽起來最不特別的「愛的教育」。要是誰告狀另一個人說了什麼做了什麼,只要聽起來不太嚴重,又不容易定出誰的對錯,兩人都罰——抱抱!說「我愛你」五遍!通常抱過愛過兩人和好了,我看了也高興。有時抬槓起來我受不了,再規定他們抱抱說愛你,兩人尷尬,抬槓也停了。耳根清靜。

我的目的是,藉由動作及言語,提醒他們對方是最親愛的手足,如果他們照做了,這是最佳結果。如果因為感到尷尬不願意做,吵嘴反正也停了,最壞也不過如此。

最最受惠的其實是我。孩子常常有劇本外的演出,讓我心情從「黑白變彩色」——

一個放假的早晨,兩小吃個早餐又開始抬槓。弟弟告狀「媽媽,姊姊說了⋯⋯(前述幾大類的其中一類)」。我煩了火大,命令姊姊「說出三個弟弟的好處!」姊姊矜持不肯。為了正面鼓勵,我叫弟弟說「說出姊姊五個好處!」弟弟也卡住。我更煩了,催促「快說姊姊五個好處!」

五歲半小男孩開口了:

You are good.
You are good.
You are good.
You are good.
You are good.

五遍。他對我指令的解義竟是這樣。我撲哧笑出來。小男孩繼續:

You are good.
You are good.
You are good....

姊姊也笑了。

我心情頓好。

他們也不吵了。天下太平!

No comments: